台胞大陆扎根“地摊经济”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
中新网重庆11月7日电 题:台胞大陆扎根“地摊经济”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 作者 张旭 最近,地摊经济准备再度创业的台胞李东恩开启“夜班模式”,从下午起,大陆在重庆荣昌朋友的扎根夜市小摊帮忙,忙碌至深夜。于细近期,微处他打算在这小摊附近,感受推出台湾特色美食“桶仔鸡”。融合 “回想起来,发展在大陆投身‘地摊经济’,地摊经济我获得很多机会。台胞”李东恩说,大陆他来自台湾高雄,扎根从“登陆”开两元店算起,于细投身“地摊经济”已有近20年,微处先后从事零售、茶饮、小吃等行业,还因此与重庆结下不解之缘。 2007年,李东恩接到老乡电话,称其在广东的两元店生意不错,准备再开几家,邀请他加入。“那时候,大陆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,大家习惯线下购物。”李东恩说,彼时,一家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,日营业额可以破万元人民币。 在广东,李东恩还认识了一位重庆姑娘,并与之结为连理。此后,姑娘为他生下一儿一女,并带他来到重庆。 “在重庆,我解锁了‘地摊经济’的诸多业态。”李东恩说,此后数年,大陆互联网迅速发展,他也逐渐放弃了两元店这类线下零售。2012年起,他在重庆沙坪坝、观音桥、解放碑等地推出“茶饮+台湾小吃”项目,包含珍珠奶茶、冰淇淋、鲷鱼烧、大肠包小肠等产品。 “创业者就是这样,遇到心仪的项目,总是跃跃欲试。”李东恩说,2024年,和一群朋友吃面时,觉得吃到的麻辣酱很有特色,有意将其推广到台湾。很快,他根据酱料瓶身的信息找到重庆市荣昌区古昌镇,在该镇住下来,以便深入学习。 在荣昌,除了麻辣酱的制作技艺、供应链管理之外,他还抱着学习心态拥抱互联网。2025年5月,他注册“台湾李东恩”账号,在多家短视频平台起号。截至目前,仅其中一家平台就已获得28.2万点赞、1.5万粉丝。2025年7月,他还被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聘为2025年“千年荣昌”文旅推荐官。 “有很多老乡看了我的视频,要到重庆学习美食制作技艺;也有一些重庆人找到我,希望到台湾开重庆美食分店。”李东恩说,目前,他已促成了一些项目,希望借此为两岸美食交流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 他坦言,在“地摊经济”这一领域,随着市场的发展,对进入市场的主体也提出了更多、更高要求。以他研究互联网的经验来看,小摊美食以前是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现在则变成了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需要从业者掌握更多技艺,亦会在行业催生更多新业态。 在其即将于11月底正式推出的“桶仔鸡”项目中,将有烤鸡、鸡汁、鸡油、鸡汤等“一鸡多吃”产品,亦将融入更多两岸的人文风情、美食文化。“地摊虽小,但细微处可见功夫。”李东恩称,已在这些细微处,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的种种细节,未来亦将为两岸美食融合发展,出一点力。(完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舷号18,福建舰入列现场高清大图来了!
- (投资中国)TEL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:以技术创新深耕中国市场
- 以侨立校为侨服务 华侨大学迎建校65周年
- 年内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金额已超去年
- 蓝皮书:进博会助力全球数字贸易基建发展
- 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中国非遗馆
- 中新网评:餐饮连锁企业不能只数钱不担责
-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使馆提醒在塔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
- 东方雨虹30周年:十大领先技术成为驱动企业成长“第一生产力”
- “古韵稀声——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成果展演”在京举办
- 新加坡牛车水等商业街人流量增多 业者:生意未大增
- 中新网评:假洋膏药年销过亿元,平台监管不能失灵
-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“双11”如何接招
- 2025年重庆市“希望工程·圆梦行动”首批助学金发放
- 匈牙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换届 余美明任会长
- 《蔡元培全集》《反思无人机》等入选2025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
- 边城呼玛:雾凇冰排相互映衬 绝美冬景引游人
- 新加坡牛车水等商业街人流量增多 业者:生意未大增
-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使馆提醒在塔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
- 养老理财扩容如何影响你我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